韩愈文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写得自然随便、如话家常。这类文章和他的《原道》《原性》诸篇的坐而论道不同,而是促膝谈心,无所拘束,生动活泼。《与崔群书》《与孟东野书》《答崔立之书》《题李生壁》等,都属这类作品。
在中国文学史上,韩愈无疑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他是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鄙视六朝骈体文风,推崇古体散文;他“文起八代之衰”,“集八代之成”,开古文运动之滥觞,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鲁国有个拿着长长的竿子进入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实在想不出办法来了。一会儿,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 我并不是圣贤,只不过是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
社会对「香港文学」有不同定义,伍亭因指,有些人认为,在本地创作的作品就可以归类为香港文学,有些人更严格,认为作者应在香港出生、成长和生活,诉说港人、港事、港物、港情;近年有学者提出,香港文学可以纯广东话撰写。在其角度,定义可以从宽从严,「从以前至今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