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咯嘣儿是北方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音乐玩具。在很多老包头人的回忆中,春节期间琉璃咯嘣儿和糖果鞭炮一样是过年必不可少的年货。 正如过年时才放鞭炮、发压岁钱、贴年画一样,琉璃咯嘣儿也浸染着浓郁的年味。平日难得一见,孩子们在正月里随大人一起赶庙会时,才能从游商小贩的手中买得。
(制图:王媛;编辑:张飞;校对:吴存德;一读:张飞;一审:王国秀;二审:贾星慧;三审:王睿) ...
晚上7:20,夜幕降临,城市大街小巷流光溢彩,马志荣如往常一般准备执行末班任务。每次出车前,他总是习惯性地检查车辆情况。记者看到,他用质检锤敲击轮胎判断气压是否充足,打开引擎盖轻拂各类管线上的灰尘,查看管线有无破损,趴在地上查看车底是否有漏油迹象,任 ...
尝一大碗弥香四溢的老茶汤,咬一口又甜又香的奶皮糖葫芦,喝一碗热乎乎的豆腐脑儿,胃里的暖意渐渐传至全身……历经精心修缮与改造,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这条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成为城市文化旅游新地标。
人勤春来早,春节期间,位于固阳县的包头金山经济开发区的企业“不停产”、项目“不停工”、服务“不打烊”,全力全速冲刺蛇年“开门红”。 1月31日,记者看到,节日里的弘元能源科技(包头)有限公司像平常一样干净整洁、井然有序。走进中控室,几十块分屏并排显示着生产现场的实时画面。工作人员坐在一台台电脑前,紧盯操作界面和实时数据。
近年来,随着包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包头一些老街区、老厂房借改造东风旧貌换新颜,更好地融入现代都市生活,展现出不一般的“新”年魅力,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如果你是一位“老包头”,这里依旧有你小时候的记忆;如果你是一位“新游客”,这里有与你想象中不一样的包头。
作为晋剧经典剧目,《金水桥》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高亢激昂的唱腔,久演不衰,深受广大戏迷喜爱。此次演出由山西晋剧团倾情呈献,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将观众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三,下午一点半,随着一声锣响,“包头禹王庙会祈福”开街仪式在天下黄河第一村北大门举行。演员身着传统服饰,庄重宣读祈福文书,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锣鼓声与欢呼声交织,瞬间点燃了黄河岸边的喜庆氛围。
春节期间,每天都有不同的意义。今天是大年初四啦!相较于前三天,可能年味已没有那么浓厚,不少人家已经开始日常的生活和交际,但按照传统习俗,正月初四,是诸神降临人间的日子。灶王爷下凡来查户口啦!
作为晋剧经典剧目,《金水桥》以其跌宕起伏的情节,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高亢激昂的唱腔,久演不衰,深受广大戏迷喜爱。此次演出由山西晋剧团倾情呈献,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饱满的热情,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演绎得淋漓尽致。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将观众带入了那段波澜壮阔 ...
巡街秀艺,全方位展现包头民俗魅力。“在这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大年初一,我们在此举行隆重的开街仪式,祈求新的一年财运亨通,事业顺遂。”下午1:30,随着一声锣响,天下黄河第一村北门“拜大年,发红包”开街仪式正式拉开帷幕。财神爷从北大门出发,沿南北街一路鸣 ...
文艺演出为市民游客带来了一场年味十足的新春派对,节日里的老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是延续了开街的火爆人气,市民游客穿行于各院落、街区。有的一家老小围坐一桌吃着热乎乎的铜锅涮肉,有的携亲友一起拍照打卡,有的游客开启了“直播”模式,向全网推介包头这个新晋人气打卡地,整个街区人气旺、商气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