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效应 (Doppler effect) 是为纪念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Christian Johann Doppler)而命名的,他于1842年首先提出了这一理论。 主要内容为物体辐射的波长因为波源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而产生变化。
多普勒效应(英語: Doppler effect )是波源和观察者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受到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並不相同的现象。
奥地利物理学家及数学家多普勒·克里斯琴·约翰(Doppler, Christian Johann)1803年11月29日出生于奥地利的萨尔茨堡(Salzburg)。 1842年,他在文章 "On the Colored Light of Double Stars" 提出“多普勒效应”(Doppler Effect),因而闻名于世。
克里斯蒂安·安德烈亚斯·多普勒 (Christian Andreas Doppler,1803年11月29日-1853年3月17日)多普勒效应发现者,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 奥地利萨尔茨堡 的一个石匠家族,曾在维也纳工学院学习。
多普勒雷达就是利用多普勒效应进行定位,测速,测距等工作的雷达。 所谓多普勒效应就是,当伽马射线,光和无线电波等振动源与观测者以相对速度V相对运动时,观测者所收到的振动频率与振动源所发出的频率有所不同。
2023年12月21日 · 脉冲多普勒雷达是一种利用脉冲信号和多普勒效应的雷达系统。 通过发射短时间的脉冲信号,利用目标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分析目标的位置、 速度 和其他特征。
多普勒于1842年提出了多普勒效应,即:当观测者与波源发生相对运动时,所接收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 这个效应后来通过聆听行进中的 火车 上演奏的音乐得到证实。
2024年4月19日 · 多普勒现象描述了由于目标相对于辐射源的运动而引起的入射波形中心频率的偏移(频移)。根据目标的运动方向,频移可正可负。雷达使用多普勒频率来提取目标的径向速度(相对目标运动的速度)。
0.1 纵向 多普勒频移 公式. 定理:如图考虑一维情况,S为 参考系 。设波源运动速度为u,发出的波的频率为f;接收器的运动速度为 u^{'} ,接受到的波的频率为 f^{'} 。已知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则有: f^{'}=\frac{v-u^{'}}{v-u}f. 证明:分四步证明。
多普勒效应公式推导. 很多小伙伴可能觉得 多普勒效应 很难,或者要在学习波动知识点后才能理解。其实关于多普勒效应的公式推导很简单,简单到只是两个匀速直线运动而已。